说真的,今年一脚踏进成都车展,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子“电”味儿。感觉空气里都弥漫着锂离子的味道,每个新能源展台都跟打了鸡血似的,恨不得把自家灯光调到最亮,音响开到最大,抢占的还都是最当眼的核心位置。一眼望去,流光溢彩,未来感十足。
但人嘛,总有点逆反心理。你越是把这些新势力推到我面前,我就越想往那些边边角角的“冷宫”里钻。多走几步,拐进那些不那么喧闹的展馆,嘿,一个有点意思的景象就出现了:那些烧油的家伙们,根本没死,它们只是换了个姿势,活得还挺有滋有味。
官方数据冷冰冰的,但最能砸醒人。新能源渗透率都干到45%以上了,自主品牌销量更是占了快七成。这浪头,简直要把燃油车拍死在沙滩上。去年你还能在主干道上瞅见几台纯燃油的新车首发,今年呢?不好意思,大部分都被客客气气地“请”到两边站着了。
可这不代表它们就躺平认输了。恰恰相反,它们好像更聪明了,懂得怎么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。
整个燃油车的阵地,呈现出一种特别拧巴又特别合理的分布,怎么说呢,就像个哑铃。两头沉甸甸的,中间却是空的。
一头,是那种能让你心脏蹦到嗓子眼的性能猛兽。你往8号馆那些豪华品牌扎堆的地方去,宝马展台最中间,永远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,就是那台M2CS。一台卖80多万的双门轿跑,肚子里那台3.0T直六发动机,能给你530匹马力,3.8秒破百。你都不用开,光是站在那听工作人员轰两脚油门,那排气声浪就足够让你原地高潮半天了。现场总能听到车迷们在兴奋地交流,说这发动机跟M4GT3赛车同源,难怪这么暴躁。为了性能,它身上堆满了轻量化材料,比普通版M2还轻了30公斤。不远处的奔驰,新出的AMGCLE53敞篷版也一样,人头攒动。78万,443马力,零百4秒。有意思的是,这台纯粹的性能机器,骨子里还是燃油的,却悄悄塞了套48伏轻混系统。这大概就是这些性能怪兽,在今天这个严苛排放法规下,学到的生存智慧吧,一种小小的妥协,为了更大的自由。
而哑铃的另一头呢?画风突变。全是主打一个踏实、一个性价比的家用选手。去吉利展台看看,新款星瑞东方曜旁边,围着的全是拖家带口的。大家关心的点特别实际:后排空间够不够大?后备箱能放几个行李箱?这台车的2.0T发动机,马力给到了272匹,车身也加长了点。现场的销售反复强调,别看现在新能源闹得欢,但在15到20万这个区间,燃油车照样能撑起他们品牌四成的销量。
隔壁的上汽大众就更直接了,价格牌往那一摆,新款凌渡L,11.99万起。那场面,特别有生活气息。好几位看着像老司机的“大叔”,人手一份宣传单,凑在一起激烈地争论着“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到底哪个更皮实耐用”。这种对话,这种氛围,你在任何一个新能源展台都绝对见不到,那里的人都在问OTA、问算力、问“冰箱彩电大沙发”。
那中间呢?哑铃中间那最粗壮的部分,也就是那些二三十万、不上不下的中端燃油车,几乎快被清场了。那片曾经最繁华的战场,现在插满了各种纯电和混动的旗帜。
燃油车的营销话术,也跟着变天了。以前卖车,张口闭口“百公里几个油”,现在呢,没人跟你聊这个了,大家都在强调“成熟可靠”。
红旗H6纪念版的销售会告诉你,他们给方向盘加上加热功能,不是为了炫技,而是因为调研发现“北方的老铁们冬天开车,这是真疼点”。吉利的销售会不厌其烦地跟你说,星瑞上这台发动机,已经是第三代了,技术稳定得不能再稳定了。这种变化背后,其实是消费群体的彻底分化。
年轻人,或者说心态年轻的人,乌泱乌泱地都冲着新能源去了。而还愿意停留在燃油车展台的,画像特别清晰:要么是年纪稍长,买车就像找个过日子的伴侣,图个安稳可靠的;要么就是纯粹的驾驶爱好者,来寻找那种最原始、最机械的快乐。
而且从买车的角度看,现在选择燃油车,还真有点现实的好处。库存压力大,优惠就多。凌渡L现场直接给1.5万的现金优惠,这种事儿在那些提车要排队的网红电动车上,简直是天方夜谭。还有保值率,这事儿虽然扎心,但不能不看。流通协会的数据摆在那,三年车龄的燃油车,保值率还能在50%以上晃悠,纯电车呢?42%到45%,就不错了。高端燃油SUV的销售顾问们,私下里也会承认,现在还买他们车的客户,很多都是对新能源的快速贬值心存芥蒂,或是对续航有着真实且无法妥协的焦虑。
更别提,还有一些电动车暂时真的啃不动的硬骨头。
硬派越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车展现场,坦克300的展台甚至搞了个30度的模拟陡坡,让一台车就那么斜着停在上面,无声地炫耀着自己的攀爬能力。这台二十万不到的燃油越野车,订单量依然坚挺。你想想,那些真正玩穿越、动不动就往高海拔跑的玩家,纯电车在低温低氧环境下续航打骨折的毛病,是致命的。燃油车呢?完全没这焦虑。数据不会说谎,今年前七个月,在西藏,燃油车的市占率高达89%,而越野车又占了其中的大头。哈弗H9甚至针对西北、西南用户,推出了“终身免费基础保养”的政策,这一招打得太精准了。
另一个堡垒,是商用和工具车。江铃顺达,9万多块,2.5T柴油机,突出一个皮实耐用,一公里才几毛钱油钱。现场的订单里,八成都是开了几十万公里的老车主来换购的。这种高强度、高里程的使用场景,对耐用性的考验是地狱级的,而这,恰恰是传统燃油车最深厚的功力所在。
这些场景,就像燃油车给自己挖下的一条条又深又宽的护城河。电动化的浪潮再汹涌,也得在这坚固的堤坝前放慢脚步。
走出展馆的时候,天色已经暗下来了。夕阳的余晖洒在广场上,那些新能源品牌闪着科技蓝光的Logo,和旁边传统品牌厚重的金属标牌,交相辉映,倒也挺和谐的。
或许,这就是当下汽车市场最真实的样子吧。变革的巨轮确实在滚滚向前,势不可挡,但庞大的传统也并没有在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。它们像一群经验丰富的老兵,放弃了和新锐部队的正面冲撞,而是退守到了几个最关键、最易守难攻的战略高地。
它们用极致的性能取悦着一小撮最忠诚的信徒,用成熟的技术和性价比安抚着最广大的基本盘,又在一些特殊的角落里,展现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。对我们这些看客和消费者来说,这或许真是最好的时代,因为在这场新旧交替、犬牙交错的变革里,我们反而拥有了前所未有的,选择的自由。
大牛证券-股票杠杆app-配资门户网址-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