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复旦大学(上海)大数据实验室数据,今年6月以来,上海夜间消费总额880.09亿元,同比增长3.3%。昨晚,“精彩夜上海”系列活动在新天地南里正式启幕。为进一步激发夜间经济活力,上海发布首批“5+5”夜间经济人气地标组合,同时升级推出支持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发展的10项举措。
打造“外摆经济”风景线
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,在前期推出的夜间经济1.0支持举措基础上,升级推出支持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发展的10项举措。其中新增4项政策措施,优化提升6项政策措施。夜生活好去处也可根据需要和条件,申请部分运用支持措施。
新民晚报记者看到,第一条措施就是“释放‘外摆经济’活力”,为市场主体设置“外摆位”提供便利,拓展优化“外摆位”开放区域,支持在重要促消费节庆期间推出临时“外摆位”,建立“外摆位”经营活动常态化监管和动态评估机制,及时调整优化管理措施和区域范围,以服务市场为导向,采取灵活多样的创新措施,打造“外摆经济”风景线。
其次是优化市集食品安全监管,支持市集举办单位按照食品展销会相关规定,依法开展除散装生食水产品、散装熟食卤味以外的食品销售和制售经营活动,并为市集举办单位提供食品展销会备案便利化通道。
第三是支持举办主题特色市集,包括支持市场主体引进国内非遗匠人、本土品牌等特色优质商户入驻市集。涉及食品经营的,由市集举办单位按照食品展销会相关规定,明确商户食品安全管理责任,营造可追溯的放心消费环境。
此外,此次升级举措还新增了丰富夜间街区演艺活动、优化夜间活动报批报备、打造夜间观赛“第二现场”、支持推出夜间定制旅游巴士线路等四项措施,优化提升夜间景观照明品质、夜间停车保障、营造放心安心的夜间经济消费环境等三项措施。
发布“5+5”夜间经济人气地标组合
“2025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”显示,2024年上海的夜间活跃出行人次403万次,夜间灯光覆盖全市75%的面积,上映夜场电影26.49万场,夜间公交活跃范围1975平方公里,夜间经济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一。
为抓住7、8月暑期旅游高峰机遇,在“上海之夏”活动期间进一步激发上海夜间经济活力。经上海市商业联合会推荐,发布首批5个“夜间经济人气地标”和5个“夜生活好去处”。
首批“夜间经济人气地标”包括:以“石库门+漫步式夜生活”为特色,汇聚多国料理、艺术展览、主题酒吧与音乐节庆的新天地-太平湖区域;以“露台经济”为特色,路易号巨轮火爆出圈,打造“静安夜航”的吴江路-丰盛里区域;以“水岸多元业态”为特色,打造“艺术+空间+消费”滨水休闲集聚区的西岸梦中心区域;以“浦江夜景”为特色,联动浦东美术馆、东方明珠、海洋水族馆等购物旅游休闲场所的陆家嘴富都滨江-正大区域;以“东方美学”为特色,“传统与现代交融、商业与文化共生”的豫园区域。
首批“夜生活好去处”包括:引入“餐饮+现场演出+摩天轮”复合业态,整体营业至凌晨2点的静安大悦城“夜食天台”;以全业态夜生活体验为核心,集国际风尚购物、环球特色美食、沉浸式文化娱乐、常态化人气活动于一体的普陀“环球不夜港”;以“夜间文化社交聚场”为核心,构建多维夜生活矩阵的杨浦“活力大学路”;打造沉浸式、场景化文化消费体验中心的闵行“首尔夜市”;以上生新所为核心,融合“文化体验+美食消费+夜间社交”的长宁“上生·夜未央”。
大牛证券-股票杠杆app-配资门户网址-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